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大陆型农业古国。近代,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粮食供应相对紧缺,曾因自然灾害发生过相当严重饥饿现象。当前,经济发展和多元消费力增长,人们对粮食、食品及环境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透支、掠夺式发展,农业和乡村环境日趋恶化,过度工业化开发,重复建设,急功近利,环境污染,使我国食品安全和乡村人居、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

       十九大开始,国家把“三农”问题定义为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由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战略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服务目的:

根据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助力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政策回顾: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七条乡村振兴“之路”: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行动方案:

2018年1月2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 “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深化粮食收储、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使农业农村充满生机活力。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我们的研究类型:

      产业、项目立项、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客户满意度及服务品质提升,生态环保行为检测等类型。

      农业与食物类:综合区划调查,土壤调查、普查,农业产量估测,有机农业研究,粮油食品消费与加工品市场研究,餐饮品牌及服务调查,糖产品调查,糖果市场营销研究等;

       - 需求研究:城乡居民饮食需求研究,市场细分与业态定位,农业普查;

       - 产品、服务营销:区域市场研究,农产品数据采集与分析,产品测试,渠道研究,婴幼儿奶粉、乳品,保健及母婴消费调研;

       - 满意度与服务考评:农民满意度、粮油食品经营和服务满意度、服务暗访,公共关系、传播、舆情研究;

       - 项目策划:市场定位、概念测试、营销策划,受众研究、品牌诊断、媒体及广告效果测试等;

      乡村振兴类:区域、产业规划,业态研究,资源、文化调查,农产品市场研究,旅游度假项目市场研究,项目规划评价,县域经济与营销体系顾问服务,乡村振兴顾问服务,乡村人才培育服务,低保第三方核查、人居环境整治核查,碳核查。     

       - 人居环境核查:人居环境、污染源、大气、水质、土壤等现状调研、效果评价、评估,固定目标检测调查和普查服务。  

      相关案例:

      居民食物需求研究,食品保鲜满意度测评,餐饮服务第三方评估,服务现场实态测试,北京社区满意度调查,特种消费研究;食品、休闲消费品调查,成人乳制品、糖果、巧克力等休闲食品调查,精、深加工方便食品调查,饮品、农产品等口入消费品调研,消费者及习性、产品测试(口味、保障等)、渠道分析、营销调查、媒体及广告调查、满意度研究、检测等;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发展研究,三、四、五线城市消费研究,流动人口消费研究,城市消费力研究,新农村规划调查,面粉市场进入研究,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发展研究,海水鱼项目调研,亚洲地区新农业比较研究,农业项目投资调研;乡村厕所革命调查,环境治理与改厕调查,乡村环境调查,垃圾问题研究,土壤污染调查,城市绿化与卫生效果检测,居民生活废弃物调查,污染源调查,垃圾分类民意调查等等。